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2010年藥品註冊審批年度報告》

新聞動態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1年10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2010年藥品註冊審批年度報告》,內容如下:

藥品註冊,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照《藥品管理法》的規定,根據藥品註冊申請人的申請,對擬上市銷售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可控性等進行審查,並決定是否同意其申請的審批過程。在藥品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的全過程監管中,藥品註冊管理是從源頭上對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實施監管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過科學評價,保證上市藥品安全有效,保障和促進公衆健康。

1  2010年藥品註冊管理的重要舉措

2010年,藥品註冊管理工作繼續踐行科學監管理念,緊緊圍繞“質量和效率”這個中心,以風險效益評估風險管理爲核心,堅持“規範審批、公開透明、鼓勵創新”的原則,全面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法制建設,強化學藥品物研究全程監管,進一步推進審評審批公開公平,提高審評審批效率,較好地履行了《藥品管理法》賦予的職責。

1.1  完善藥品註冊管理法規體系

一是發佈了《藥物臨牀試驗倫理審查工作指導原則》,規範和指導倫理委員會的藥物臨牀試驗倫理審查工作,加強藥物臨牀試驗的質量管理和對受試者的保護,提高藥物臨牀試驗倫理審查工作質量。繼續開展《藥用原輔材料登記備案管理規定》、《藥品標準管理辦法》、《藥物臨牀試驗生物樣本分析實驗室管理規定》、《藥物Ⅰ期臨牀試驗管理指導原則》、《藥物臨牀試驗中嚴重不良事件報告與監測管理規定》及天然藥物註冊技術要求等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研究起草工作。

二是加快藥品研究技術指導原則體系建設。成立了人用藥物註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ICH)中國研究小組,對國際標準和技術規範進行深入研究。完成216個國外藥品研究指導原則的翻譯,其中150個擬轉化實施的指導原則已對外徵求意見,31個指導原則根據徵求意見作了進一步修訂,《藥物致癌試驗必要性的技術指導原則》正式對外發布執行。這些指導原則的建立,使得我國藥品註冊審評更加科學、規範,也將指導和促進我國新藥研發向國際水平看齊。

1.2  確保藥品註冊審評科學、公正、公開

一是構建了已上市藥品、藥用輔料溶出度測定方法數據庫使藥品技術審評建立在科學、量化的基礎上。二是以仿製藥爲切入點,制定了化學藥品仿製藥電子申報資料格式,啓動了電子申報,提高審評審批效率。三是通過重大專項專題會、創新品種溝通交流會、專家諮詢會議,以及第三方驗證、專家票決等方式,保證技術審評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四是進一步嚴格技術審評標準。對於高風險疫苗血液製品,堅持審評原則與國際接軌,嚴格技術審評,保證此類品種質量;對於需長期使用的新藥,增加致癌性試驗要求,確保用藥安全;嚴格抗生素品種的立題審查及技術要求。五是繼續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公開審評報告,使申報單位全面瞭解審評過程和審評決策依據;通過諮詢日、開放日、主任信箱、網上信息反饋等多種形式不斷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交流,促進審評工作的公開透明,逐步實現“陽光審評”。

1.3  加強中藥、民族藥的監管

一是會同衛生部、國家民委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發佈了《全國民族醫藥近期重點工作實施方案(2010-2012年)》,強調要充分發揮民族醫藥在少數民族地區防病治病中的積極作用,加強對民族藥的監督管理,保障民族地區廣大人民羣衆用藥安全。二是會同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聯合發佈了《關於加強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管理的意見》,要求發揮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在中醫臨牀診療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促進醫療機構中藥製劑科學、健康發展。三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開展了中藥民族藥監管現狀調研,進一步釐清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的思路、步驟和措施。

1.4 加強藥品研究過程的監督管理

一是加強和完善藥品註冊現場覈查。各省(區、市)全年累積派出幾百個工作組、近3000人次,開展了藥品註冊現場檢查,爲藥品技術審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對近幾年藥品註冊現場覈查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分析,細化了現場檢查的要點及相關格式要求。

二是開展GLP/GCP認證工作。2010年,共受理15家藥物研發機構的GLP(藥物非臨牀研究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申請、48家醫療機構的GCP(藥物臨牀試驗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申請,派出80個檢查組、354人次,對129家機構開展了GLP或GCP認證檢查,分別有10家和38家機構通過了GLP和GCP認證。

三是開展藥物臨牀試驗電子監管試點。建立了藥物臨牀試驗信息化管理系統,並在天津6家醫院開展了藥物臨牀試驗電子監管試點。通過開展臨牀試驗電子監管,規範了藥物臨牀研究行爲,提高了臨牀試驗監管效率,有效地解決了臨牀試驗過程監管缺失問題。

四是開展了藥品註冊申請人管理制度、藥物研究機構分級分類管理模式及藥品研究監管信息系統建設等專題研究工作,探索藥品研究監管的新模式。

2  2010年藥品批准生產上市情況

2010年,共批准藥品註冊申請1000件。其中批准境內藥品註冊申請886件,批准進口114件。批准上市藥品中,化學藥品數量仍居首位,佔全年批准上市藥品的88.9%,其次爲中藥生物製品最少。與2009年相比較,2010年批准總數量增加26.2%,主要是由於化學藥品仿製藥批准數量的增加。

表1:2010年批准的藥品情況

註冊分類

新藥

劑型

仿製藥

進口藥

合計

化學藥品

103

51

640

95

889

中    藥

12

59

9

1

81

生物製品

12

18

30

合    計

1000

注:1. 表中數據以受理號計,受理號系申請人提出的一件申請事項的編號。對各申請企業的原料藥、製劑、製劑不同規格分別予以編號。

2. 表中新藥系根據《藥品註冊管理辦法規定按照新藥管理的藥品。化學藥品新藥包括化學藥品註冊分類1-4,中藥新藥包括中藥天然藥物註冊分類1-7。

3. 表中化學藥品改劑型爲化學藥品註冊分類5,中藥劑型中藥天然藥物註冊分類8。

4. 表中化學藥品仿製藥爲化學藥品註冊分類6,中藥仿製藥爲中藥天然藥物註冊分類9。

5. 生物製品不進行分類

圖1:2009年與2010年批准的藥品對比

在886件境內藥品註冊申請中,化學藥品794件,中藥80件,生物製品12件。新藥有124件,佔14%;改劑型111件,佔13%;仿製藥651件,佔73%。

表2:境內藥品化合物處方)和受理號的對應關係

註冊分類

新藥

劑型

仿製藥

合計

化學藥品

化合物/受理號)

69/103

37/51

291/640

397/794

中    藥

處方/受理號)

10/12

47/59

9/9

66/80

圖2:2009年與2010年批准的境內藥品對比

注:以受理號計。

表3:2010年批准的化學藥品新藥分佈

類別

1.5

2

3.1

3.2

3.3

3.4

其他

數量

2

1

46

10

5

3

36

合計

103

注:“其他”指按《藥品註冊管理辦法》(2005年版)分類申報的一、二、三、四類藥品。

雖然總體上批准品種的重複現象有所緩解,但仍有部分品種較爲集中。本年度批准數量超過10個的品種有:氧、注射用頭孢美唑鈉注射用頭孢地嗪鈉辛伐他汀片

批准數量佔前10位的品種中,抗生素類佔了6席,反映近幾年藥品生產企業仍然對抗生素品種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上述抗生素品種均屬於頭孢類、沙星類等常規類別,未見新作用類型和新靶點的抗生素

對已經批准產品按照適應症類別進行分類統計,批准產品適應症前5位的情況如下表:

表4:批准藥品的適應

序號

適應

1

感染

2

糖尿病

3

心血

4

呼吸系統

5

腫瘤

上述數據表明,2010年,藥物研發活動保持良好有序態勢,批准上市藥品分佈於多個治療領域,爲臨牀醫療提供了更多的藥品和治療手段。

3  批准藥物臨牀研究情況

2010年批准藥物臨牀研究情況如下表:

表5:2010年批准藥物臨牀研究情況

註冊分類

臨牀試驗

生物等效性試驗

合計

化學藥品

600

180

780

中    藥

55

/

55

生物製品

81

/

81

總    計

916

注:以受理號計。

與2009年相比,2010年批准進入臨牀研究的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均有所增加,批准進入臨牀研究的藥物總數也有所增加。

表6:2009年與2010年批准藥物臨牀研究概況比較

註冊分類

2009年

2010年

2010年與2009年比較

化學藥品

627

780

+24%

中藥

81

55

-32%

生物製品

64

81

+27%

總計

773

916

+18%

注:以受理號計。

2010年,共批准32個全新化合物進入臨牀研究,批准了158件國際多中心臨牀研究申請。

批准進入臨牀試驗的藥物,既涵蓋在我國疾病譜中佔重要位置的常見疾病和多發疾病,如腫瘤心血管病等的治療藥物,也包括了社會影響度高的一些罕見性疾病的治療藥物。對於符合《藥品註冊特殊審批管理規定》要求的,按照特殊審批程序開展審評審批,促進藥物研究進程。爲保護患者權益,對利伐沙班等無充分研究基礎、不符合我國治療領域用藥原則的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申請,以及生物素化依達肝素等國外臨牀研究已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臨牀試驗申請,均未批准在中國開展臨牀試驗。

4  批准重要治療領域品種情況

4.1  治療罕見病的藥品

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屬於罕見病,疾病發展迅速、預後效果差、可選擇藥品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高度關注國際藥品研發進展及治療措施,2010年批准了安立生坦進口上市,批准了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sGC)激動劑和長效非前列素類前列環素受體(IP受體)激動劑進入臨牀試驗。

有條件批准了甲磺酸伊馬替尼片用於隆突性皮膚纖維肉瘤(DFSP)的治療。

批准了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化合物的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爲我國患者儘早獲得有效的治療藥物提供了可能。

4.2  預防、治療及診斷用生物製品

爲貫徹國家血液安全策略,配合衛生部血站血篩試點計劃的開展,按照“特殊審評程序”,批准了3個國產及2個進口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1核酸檢測試劑盒(PCR-熒光法),爲今後血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爲輸血窗口期”防止HBV、HCV和HIV感染提供了保障。

近年來,我國手足口病發病率上升,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也呈現增加趨勢,兒童健康受到嚴重威脅,開展疫苗研製是推進國家健康策略的迫切需要。2010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啓動特殊審批程序組織協調多方專家,對國內3家企業申報的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進行研製指導、審評論證,使研發有序推進,並批准其進入臨牀試驗。

批准谷賴胰島素注射液進口,爲控制糖尿病患者膳食血糖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批准了重組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進口,爲中、重度活動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以及常規治療無效的重度活動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批准了首家國產聚乙二醇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生產,用於降低發熱中性粒細胞減少所引起的感染發生率。該品種上市後,患者由一天一次用藥,減爲一週一次用藥,有利於簡化治療方案,提高用藥順應性。

4.3  治療HIV感染的藥品

批准了首家國產拉米夫定片生產。該藥品是《中國艾滋病診療指南》中抗病毒治療方案的一線用藥,它的批准,可使國內艾滋病患者獲得質量相同而價格低廉的治療藥品。

4.4  治療腫瘤的藥品

按照創新藥特殊審批程序,採用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專題審評會形式,對我國自主研發的小分子靶向新藥鹽酸埃克替尼片進行了技術審評,並批准生產。

批准地拉羅司分散片進口,用於治療6歲以上β-地中海貧血患者因頻繁輸血所致慢性鐵負載,並將給藥方式調整爲一天一次,提高臨牀用藥依從性。批准氟維司羣注射液進口,用於“晚期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爲臨牀芳香化酶抑制內分泌治療失敗人羣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批准多個新劑型藥物進行臨牀研究或生產上市,如地西他賽脂質微球注射液鹽酸米託蒽醌脂質體注射液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等,提高了腫瘤臨牀治療效果。

4.5  抗感染類藥品

批准了注射用鹽酸替加環素進口。該藥品具有明顯的抗耐藥菌優勢,是對當前廣泛關注的“超級細菌”具有抗菌活性的兩種抗生素之一,爲我國應對超級細菌提供了選擇。

4.6  治療結核病的藥品

批准了按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設計的固定劑量複方製劑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Ⅲ、乙胺吡嗪利福異煙片Ⅳ進入臨牀試驗,對於簡化病人的治療,提高用藥的順應性,有效防止耐藥性的產生將發揮重要作用

4.7  治療精神神經類疾病藥品

批准了國內自主研發的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該藥品的上市,爲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批准了普瑞巴林膠囊進口,用於治療皰疹神經痛。

4.8  中藥

流行性感冒、小兒手足口病中醫藥優勢治療領域,批准了熱感糖漿、魚金清解口服液品種進行臨牀研究。對改劑型後能夠體現出明顯臨牀應用優勢的品種,如蠲哮顆粒、消腫鎮痛巴布膏劑等批准進入臨牀研究。

5  註冊受理量的趨勢和變化

2010年,藥品註冊申請受理總量共計6294件,與2009年受理量基本相當。其中,新註冊申請爲3066個,補充申請爲3228個。國內註冊申請約佔受理總量的80%,進口申請約佔20%。化學藥品註冊申請數量佔受理總量的80%以上,中藥約10%,生物製品約8%。

表7:2010年藥品新註冊受理情況表

註冊分類

國內申請

進口申請

小  計

新藥申請

劑型及仿製藥申請

化學藥品

821

(320)

1321

(507)

565

2707

中   藥

134

44

4

182

生物製品

98

79

177

合    計

2418

648

3066

注:括號內數據爲化合物數量,其他以受理號計。

表8:2010年藥品補充申請受理情況表

註冊分類

國產補充申請

進口補充申請

小計

化學藥品

1940

547

2487

中藥

412

38

450

生物製品

189

102

291

合計

2541

687

3228

圖3:2009年與2010年藥品註冊受理情況對比

圖4:2009年與2010年補充申請受理情況對比

數據表明,申報結構仍然保持合理。國內化學藥品新藥、改劑型和仿製藥申請,分別佔化學藥品總申報量的38.3%、7.6%、54.1%,與2009年基本持平;中藥新藥、改劑型、仿製藥申請,分別佔中藥總申報量的75.2%、17.4%、7.4%,與2009年相比,中藥新藥比例提高約20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1類新藥申報量明顯增加,反映了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更加註重新藥的研製。2010年,受理了6種“替尼”類抗腫瘤、3種抗生素類(培南類,沙星類和頭孢類各1種)及3種“福韋”類新藥的註冊申請,反映出企業對抗腫瘤、抗病毒和抗感染創新藥的研發更爲關注,投入更多。

6  結語

2011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根據國家新藥創制戰略部署,繼續優化完善工作程序,探索創新註冊審評模式,提高審評質量和效率,嚴格控制上市藥品風險,依法依規開展藥品註冊審批工作,有效引導藥品研發向創新方向發展,努力保障上市藥品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保障和促進人民羣衆身體健康

知識點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用戶喜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