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

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英文參考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socitric dehydrogenase

2 國際疾病分類法的縮寫

ICD爲國際疾病分類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的縮寫。

2.1 歷史沿革

1853年,法國巴黎的醫學統計學家耶克.貝蒂榮(Jacques Bertillon)提出疾病死亡原因統計分類法,受到政府與公共衛生行政部門的重視,在進50年中幾經修訂,逐步推廣使用,它便是當今國際疾病分類法的第一版。此後,在1900年、1920年、1929年、1938年的巴黎國際統計學會議上被命名爲“國際死因分類法(international list of causes of death)”的第2~5版,簡稱ICD系統。

1948年,世紀衛生組織(WHO)接管後更名爲“國際疾病、外傷與死因統計分類法”第六版,首次成爲一個綜合性的疾病分類法,同時包括了精神疾病分類法。

1957年,公佈了ICD-7。到1959年官方使用ICD的國家有英國、芬蘭、新西蘭、祕魯和泰國。

1966年,公佈了ICD-8。兩年後逐步推廣使用,英國、法國、德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都予以接受。ICD-8中隊全部疾病都添加了描述性定義,對診斷名詞做出了界定與解釋,並且列出同義的其他診斷名詞,確定包括不包括,這是一大進步。

1975年,WHO公佈了ICD-9,與ICD-8大致相同。

目前仍在使用的ICD-10是於1992年正式公佈。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四易其稿,終於在1992~1994年先後完成並出版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次修訂本(簡稱ICD-10)的三卷書。ICD-10的特變是每個疾病的論斷都列出了診斷指標與鑑別診斷要點,其診斷指標與分類方法明顯受到DSM-Ⅲ的影響,但又保持了自己的某些特色。ICD-10於1993年1月1日起生效。世界衛生組織1997年報告世界上已有38個國家使用或計劃使用ICD-10。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ICD-10的使用將不再以10年爲修訂期限,希望能使用20年或更長時間。

2.2 版本

每10年左右改版一次,ICD目前最新版本是ICD-10,出版於1992年。

得到廣泛使用的是1975年出版的第9版,稱爲ICD-9。

1979年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出版了ICD-9的臨牀修訂版 ICD-9 CM。

其歐洲版爲HCIMO(ClassificationInternationale des Maladies et operations, adeptation hospitaliere)。

2.3 結構

2.3.1 分類上:典型的線分類

疾病按其共有特點分到各類,這些特點可以是病因(如感染性疾病),可以是解剖部位(如心血管或呼吸疾病)或特定的病理過程(如腫瘤疾病)。

每一類又按照等級分類體系進一步細分。

ICD-9的類目:

I.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

II.Neoplasms

III.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and immunity   disorders

IV.Diseases of the blood and blood-forming organs

V.Mental disorders

VI.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and sense organs

VII.Disease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VIII. Dise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X.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X.Diseases of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XI.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the puerperium

XII.Diseases of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XIII.Disease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connective tissue

XIV.Congenital anomalies

XV.Certain conditions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XVI. Symptoms,signs and ill-defined conditions

XVII. Injury and poisoning Supplementary Classifications

E. External causes of injury and poisoning

V.  Factors influencing health status and contact with health services

ICD-10的類目:

I.Certain 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

II. Neoplasms

III.Diseases of the blood and blood-forming organs and certain disorders involving the immune mechanism

IV.Endocrine,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V.Mental disorders

VI.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VII.Diseases of the eye and adnexa

VIII.Diseases of the ear and mastoid process

IX.Disease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X.Dise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XI.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XII.Diseases of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XIII.Disease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connective tissue

XIV.Diseases of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XV.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the puerperium

XVI.Certain conditions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XVII.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deformations and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XVIII. Symptoms,signs and abnorm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not classified elsewhere

XIX. Injury, poisoning and certain other consequences of external causes

XX. External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XXI. Factors influencing health status and contact with health services

2.3.2 編碼上:系列順序碼,字母數字碼

ICD-9:每個類目中,以三位數的分類碼爲核心,多數是4位編碼需要細分時,採用5位。感染寄生蟲疾病的分類碼是001-139三位數來表示。

ICD-10:使用字母數字分類號,一個字母后跟2位數字表示一個三個字符的類,或一字母后3位數字表示四個字符的類。結核病在ICD-9中使010-018,而在ICD-10中則爲A16-A19

在所有位上,一般用0-7來表示,將8保留給“其他”類目,9保留給“未確定”類目。

2.4 特點

ICD-9綜合運用了病因解剖部位和表現等軸心進行分類。它不描述某一疾病是如何發生,也不爲某一病人編碼,即便在最初的目標中,ICD-9也缺乏時間的觀念(如當前、進行性惡化等)和病理生理學的觀點(呼吸、支氣管過敏等)。

ICD-10的主要特點是新、全、細。它包括了近年來對疾病的新認識,有一個更爲全面、豐富的索引,疾病分組更詳細,比ICD-9擴展了1.6倍的容量。它的應用範圍不僅考慮到疾病統計生命統計,而且照顧到醫院管理、科研和醫院付款的使用。

3 異檸檬酸脫氫酶的英文縮寫

ICD爲異檸檬酸脫氫酶(isocitric dehydrogenase)的縮寫。

3.1 概述

血清枸櫞酸脫氫酶測定,臨牀上對診斷肝病有一定意義,尤其是惡性腫瘤病人血清枸櫞酸脫氫酶升高,往往是肝臟轉移的信號。

3.2 別名

枸櫞酸脫氫酶;ICD

3.3 異檸檬酸脫氫酶醫學檢查

3.3.1 檢查名稱

異檸檬酸脫氫酶

3.3.2 分類

血液生化檢查 > 酶類測定

3.3.3 取材

血液

3.3.4 異檸檬酸脫氫酶的測定原理

常用比色法、酶速率法、紫外法測定。

3.3.5 試劑

常用比色法、酶速率法、紫外法測定。

3.3.6 操作方法

常用比色法、酶速率法、紫外法測定。

3.3.7 正常值

(1)比色法: 238~686U/L

(2)酶速率法(37℃):1~7U/L

(3)紫外法: 1.5~7.0U/L

3.3.8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升高: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轉移癌、膽石症膽囊炎、膽道阻塞、胰腺炎、右心功能不全肺梗死新生兒黃疸溶血性疾病等。

降低:大面積細胞壞死

3.3.9 附註

(1)致ICD活性增高的因素:溶血Mn2Co2Mg2氨基水揚酸、兩性黴素B雄激素麻醉劑、四氯化碳、鵝脫氧膽膽膽酸氯丙嗪氯普馬嗪)、乙醇異煙肼氨甲蝶呤保泰松(苯丁唑酮)。

(2)致ICD活性下降的因素:乙二胺四乙酸(EDTA)、草酸鹽氯化鈉重金屬離子氟化物、β-氯汞苯甲酸碘乙酸鹽、Ba2Zn2、CN等。

3.3.10 相關疾病

肝硬化

膽石症

黃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