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針療法

分類索引

足針療法鍼灸療法之一。簡稱足針。是指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進行鍼灸等刺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黃帝內經靈樞·動輸》:“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說明四肢末端乃陰陽經脈氣血會合聯絡的部位。刺激這些部位的不同穴位,能對全身各部病痛產生治療作用

傳統經絡經穴基礎上,鍼灸工作者經過不斷的實踐觀察,發現足與整體的聯繫,類同一個胎兒平臥在足的掌面。頭部位於足跟,臀部朝着足。趾,五臟六腑分佈在蹠面中部。根據這些規律,形成了足針療法,選擇相應部位針刺,可以治療有關臟腑組織及全身病變。足針穴位共30個,均以穴號爲名稱,如1號穴、2號穴等(如圖)。其主治功能大致按胎兒投影區確定,如1~5號穴主治頭面神經疾患,6~10號穴主治內臟疾患。應用時可以根據疾病症狀和疾病發生的相應部位取穴,也可以根據髒象學說辨證取穴。操作時用1~2寸毫針直刺斜刺進針,深約3~5mim,用中強度刺激留針3~5min。對需要持續刺激的,可加用電針或採用皮下埋針法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本類詞條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