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

分類索引

脊髓灰質炎爲病症名。又稱小兒麻痹症。系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屬祖國醫學痿證”範疇。病毒消化道或呼吸道傳入患者體內,主要侵害脊髓運動神經細胞

脊髓灰質炎(poliomyelitis,以下簡稱polio)即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acute anterior poliomyelitis),又名小兒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播廣泛且對兒童健康危害很大的急性傳染病。臨牀以脊髓腦幹運動細胞受累,致所支配肌肉發生弛緩性癱瘓爲特徵。儘管該病已存在多個世紀,至1840年Jacob Heine才做了明確描述,1890年Medin建立了該病的流行病學,因此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又稱Heine-Medin病。儘管近年來由於預防措施的積極推廣其發病已明顯減少,尤其是在城市及居民點集中部,但在邊遠及不發達地區仍可發現,包括既往患者殘留的後遺症等,均需治療。

脊髓灰質炎的病理改變部位主要位於脊髓灰質前角,少數病例可波及腦幹及腦實質。本病的病毒侵襲的結果主要是不顯性的亞臨牀感染,大約只有1%的人受感染後有臨牀表現,損害嚴重者可有癱瘓後遺症。

脊髓灰質炎好發於兒童,通過糞便和咽部分泌物傳播。臨牀表現主要有發熱咽痛和肢體疼痛,部分病人可發生出現不規則、不對稱、無感覺障礙及無大小便失禁的弛緩性癱瘓,此時,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流行時以隱匿感染和無癱瘓病例爲多,兒童發病較成人爲高,普種疫苗前尤以嬰幼兒患病爲多,故又稱小兒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但其並非小兒所專有。

根據埃及木乃伊的屍骨推斷,脊髓灰質炎在公元1400年以前即已存在。我國在明、清兩代的醫學記載中,可以看到類似本病的記載,稱爲“小兒驚癱”。1908年Landsteiner與Popper首次將患者脊髓接種猴子成功獲得感染。1949年Enders等成功地用人胚細胞培養脊髓灰質炎病毒並加以傳代。1953年Salk發現接種甲醛溶液福爾馬林滅活疫苗可預防本病,並在1955年獲得推廣,使本病發病率顯著下降,被譽爲本世紀醫學科學一大成就。1960年開始使用Sabin等發明的減毒活疫苗後,脊髓灰質炎在世界許多地區受到控制

脊髓灰質炎,在古代中醫無此病名,但根據臨牀表現,初起類似“溫病”、“疫癘”,後期出現肢體癱瘓等後遺症則屬於“痿證”範疇。最早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黃帝內經素問·痿論》曰:“五臟有熱,可使人病痿,蓋熾熱於內,形痿於外。”又云:“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蹙也。”對熱病致痿作了較爲詳細的論述。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均有所發揮。《諸病源候論》及《備急千金要方》有石膏湯主治小兒手足不遂;《小兒藥證直訣》有全蠍散治小兒手足偏廢等記載。明代《瘟疫明辨》雲:“時疫初起腿脛痛酸者,太陽經脈之鬱也。”“兼軟者,俗名軟腳瘟,往往一、二日死。”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雲:“小兒自週歲至童年皆有之,突然患此證者少,多半由傷寒瘟疫、痘疹、吐瀉等證後,元氣漸虧,面色青白,漸漸手足不動。”以上這些論述表明歷代醫家很早就對脊髓灰質炎有一定的認識和治療措施。

近代中醫脊髓灰質炎的治療,最早報道見於1954年。50年代中期,臨牀資料迅速增多,在治療上,運用中藥鍼灸或針藥並治多種方法。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中醫藥以挖掘傳統方劑爲主治療本病,鍼灸創用了穴位刺激結紮療法,對提高癱瘓肢體的肌力和糾正某種程度的畸形有較好效果。近10餘年來,除運用上述方法外,還增加了氦氖激光穴位照射、電排針芒針透刺等法,提高了治療效果。據報道,本病初起(急性期)治療效果較佳,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癒率在80%以上,總有效率達100%。如病初失治或治療不當,導致肢體麻痹癱瘓則治療效果較差,遷延越久,療效越差。鍼灸治療小兒麻痹後遺症基本治癒率爲30%~40%,有效率90%以上。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止癱瘓肌肉萎縮性殘廢的關鍵。

在實驗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發現針刺可提高血中5-HT5-HIAA含量,促進了5-HT系統代謝和加強生理功能調節,使局部組織血流通暢,促進組織代謝,提供了組織細胞需要的養料,加速廢物的排泄,從而有利於患肢肌羣功能的恢復。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