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樣變

分類索引

澱粉樣變性(amyloidosis,AL)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澱粉樣物(amyloid)在體內各臟器細胞間的沉積,致使受累臟器功能逐漸衰竭的一種臨牀綜合徵。包括一組疾病,消化道是最易被侵襲的臟器之一。澱粉樣變性常累及多系統器官,其臨牀表現取決於所累及的器官和受累器官損傷程度。常受侵犯的器官有腎、心、肝、胃腸、舌、脾、神經系統皮膚等。受累器官表現爲器官腫大及功能障礙。

澱粉樣物首先由德國學者Sehleiden於1838年發現,1854年著名病理學家Virchow將之作碘試驗或碘-硫酸試驗,發現其像澱粉呈紫藍色而命名爲澱粉樣物。1842年Rotansky首先描述患者肝臟脾臟都有澱粉樣物的沉積,並指出可發生結核梅毒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病)等疾病。Budd認爲,所謂澱粉樣物實際上是一種蛋白樣物質,而Friedreich也認爲這是一種蛋白質。1856年,Wilks報道了第1例原發性澱粉樣變性。1867年Weber報道第1例與多發性骨髓瘤有關的澱粉樣變性。1922年Bennhold介紹用剛果紅染色作爲診斷性檢查,隨後就以此作爲診斷本病的組織學染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